
我是一个平凡的普通人,漂泊环行中国的日子如何度过。
第二部:向北(内蒙古)
狼图腾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草原
越过山川,跟随着鸿雁,去听那悠扬的歌,撩动了我心弦!
红花一朵朵,白云一片片,这无边草原让人留恋,这奶酒香甜让你我怀念!
哦,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草原!
那里芳草青青,那里天色蓝蓝,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草原,那里红花艳艳,那里阳光灿烂!——《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草原》
我们心中都有个草原梦,蓝天白云下,碧绿的草地,洁白的羊群,奔腾的骏马。
我高二时买了一本很厚的书,黑黑的封面,它叫《狼图腾》。我读完后就生成了一个梦想:我想去内蒙草原走走,我想跨上骏马驰骋在草原上,我想在夕阳下赶着羊群回圈。。。
这些对于南方广东人来说是个多么遥远的梦!对于当时一个高中生的我看来说更是遥远,茂名市都没出过,更别提广东省了。
今天,我才知道世界并不大,梦想并不遥远——行与走!
我曾在远方把你眺望,我曾在梦中把你亲近;如今依畏在草原的怀抱,就让我和草原曾经的约定凝成永恒!
我在锡林郭勒城停留了三天,英子终于也到了这,当初在乌鲁木齐相约:如时间相差不多就在内蒙草原会合。现在二十多天已过去了才会合,我从乌市走过西宁兰州宁夏呼市,她从乌市往北疆走阿拉善。
英子在电话里说在呼市捡到个小伙伴,等见面时让我大吃一惊,原来所说的小伙伴是在香格里拉时遇到的大大,她还是背着吉他,一身文艺范儿。分开两个多月,没留任何联系方式,能在跨大半个中国的地方再次相遇,不得不说是一种缘分!
我们三人计划往东北走,经锡林郭勒草原穿过大兴安岭南端进入呼伦贝尔大草原。
会合后的第二天出发比较晚,下午二点半才出锡市。但搭车还挺顺利的,两女一男组合虽人数多,但内蒙古人热情,他们都会主动搭我们。
计划是先到西乌,但嗖的一下子就到了东乌珠穆沁旗,简称东乌。锡市到东乌有260公里左右,这里是锡林郭勒大草原深处,是中国第二大草原,第一是呼伦贝尔草原。所以比起我到的正蓝旗金莲川草原大得多,美得多。
一路上都是碧绿无垠的草原,镶着蓝天白云,牛马羊群在悠然吃草,这正是《狼图腾》所描写的草原。
东乌旗县城也还算大,晚上很安静,也许再过一个月,等到旅游旺季就热闹了,现在是5月28日。我们找了家旅店,住三十块钱的三人间,人多的好处就在这,平分每个人十块钱,如果一个人住宿就要贵一倍。
在东乌停一晚,然后继续往边境宝格达山林场进大兴安岭。
我们从东乌旗往东方向搭车来到一个叫乌拉盖的小镇,地图上也叫:巴彦胡硕。小镇很整齐有规划,这里有大大的牧场,有煤矿,所以小镇看起算繁华。
我们出小镇继续上路,我们先搭到一辆中国公路的公务车,走一段路后公路工作人员帮我们拦了辆面包车,但面包车后来出故障了,我们帮忙推车让车再次打火起动,怕车负重,因此我们没再上这面包车。在这些巧合中,后来我们搭到了《狼图腾》电影拍摄组的车,原来《狼图腾》要拍成电影了。开车的是剧组的一位副导演,他说《狼图腾》在圣诞节附近可以拍完(后来是2015年2月19日大年初一在中国上映)。
副导演指着公路边远处房子,说那是圈养狼的地方,我只看到高高的铁围栏和电网,拍电影的狼都是从意大利运过来的,中国的草原狼没几匹了。
接着搭我们进草原深处,来到一个湖边,这就是《狼图腾》电影中最后的天鹅湖,天鹅已飞走,只留下一个美丽的天鹅湖给牛羊。湖对岸有几间土坯房,是拍电影时搭建的。羊群在湖边啃草,有个特殊的身影,一匹骆驼,草原有骆驼是一特殊,关键它是一匹白骆驼,稀有品种,谁见过白骆驼?
副导演特意再送我们一段路,让我们到有人烟的地方,然后他才调头回剧组,我们都非常想到剧组看看男女主角,但有规定不能带外人回剧组。等电影上映时再慢慢欣赏吧!
《狼图腾》故事的背景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末,中国大陆内蒙古最后一块靠近边境的原始草原。这里的蒙古牧民还保留着游牧民族的生态特点,他们自由而浪漫地在草原上放养着牛、羊,与成群的强悍的草原狼共同维护着草原的生态平衡。他们憎恨着狼――狼是侵犯他们家园的敌人;他们同时也敬畏着狼――草原狼帮助蒙古牧民猎杀着草原上不能够过多承载的食草动物:黄羊、兔子和大大小小的草原鼠。草原狼是蒙古民族的原始图腾。狼的凶悍、残忍、智慧和团队精神,狼的军事才能和组织分工,曾经是13世纪蒙古军队征战欧亚大陆的天然教官和进化的发动机。
正是蒙古民族的历史和神秘,草原的广阔和浪漫,将本书的主人公、一个叫陈阵的北京青年带进了草原。很快,陈阵发现草原并不全是浪漫和自由。牧民们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必须和狼进行战斗。他亲眼目睹蒙古的女人和小孩与偷袭羊群的狼――像豹子一样大的狼――徒手搏斗。也曾误入狼群、并亲眼看见群狼怎样在头狼的指挥下,调兵遣将围猎几百只黄羊。但是,人却抢了狼储存的食物。为了报复人的贪婪,狼利用冬季风雪和夏季蚊灾的掩护,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偷袭军马群的残酷而壮烈的战役。于是人又被激怒了。来自于农耕民族的干部不顾蒙古牧民的反对,开始了大规模的围猎狼群的战斗。狼在死亡前的尊严和牺牲精神震撼了陈阵。陈阵和他的朋友亲自掏了一窝小狼,并且养了其中的一只。他要通过一只小狼的成长,探索狼的习性和狼的哲学。通过一系列的令人陶醉的有趣的故事。进而,陈阵又发现蒙古民族不仅将狼作为自己民族的图腾崇拜的对象,而且,死后又将自己的尸体放到狼出没的地方,实施“天葬”。蒙古牧民相信狼会将他们的灵魂带上“腾格里”(蒙语:天)。狼是蒙古人敬畏的敌人,也是他们相伴一生、甚至是来生的朋友。正是蒙古人带着狼的精神征服了差不多半个地球,开通了东西方商业贸易与文化的交流。
陈阵和他的来自于北京的青年朋友,因为狼的缘故和牧民融为一片。但是,他们无法阻挡来自于农耕文化和文革时期的错误政策对草原生态的破坏。他们首先用现代武器杀狼,将仅存的狼驱赶到边境外。进而,大片的开垦草原土地。几年以后,草原上鼠害横行,大片的草原沙化。在作品的最后,也就小说的尾声,来自于蒙古草原的沙尘暴已经遮天避日地肆虐北京,浮尘甚至飘过大海,在日本和韩国的天空游荡……
人类失去的不仅是草原不仅是狼,真正失去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价值观;失去的是中华民族早期的图腾:自由、独立、顽强、勇敢的精神、永不屈服、决不投降的性格、意志和尊严。这是《狼图腾》的主题和作家悲怆的呼唤。
我看了《狼图腾》这书,来到故事的发生地——东乌旗草原,再遇到《狼图腾》拍摄组,也许是上天一种安排。
待续。。。。。(24)打狗棒问世
暂时还没有评论哦~